我向我的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两个。
第一个,他会告诉我:我也不知道。
第二个,通常是我问他我有某种特别难受的感觉,要怎样才能消除这些心理上的痛苦时,他说:那就呆在这种感觉里。
得到第一个回答时,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我支付给你50分钟好几百块钱的资费,而你竟然告诉我你不知道?他们对此会感到愤怒。
但其实我对于这个回答并没有任何感觉。
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对自己的智力有一点过度的自负——一个我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竟然被这个人回答了,那不就说明我没有这个人聪明吗?
所以我对此并不会生气。
但是第二个回答却会让我很难受:呆在这种感觉里。
这是什么鬼?我要怎么呆?什么才是呆在这种感觉里?这样做有什么用?这会对我有丝毫的帮助吗?
待在这种感觉里我就不焦虑啦?我的内心就没有冲突啦?明天我就能七点准时起床啦?
简直是搞笑啊。
一个“不知道”的回答并不会让我愤怒;
但是一个毫无逻辑,甚至让人没有办法理解的答案才会让我头疼。
我从咨询师那里得到这个回答后,同他有过三四次微小的冲突,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去理解这样一句话。
另一方面又由于国内咨询师受的这些训练,导致他们喜欢搞出一种高深莫测、惜字如金的风格,所以我表示了疑惑,但并没有得到一个足够充分的能够使我明白的解释。
是在第五次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时,他才给了我这样一个回应,他说:“你认为“呆在这种感觉里”是难以理解的,是因为你拒绝理解它。”
这句话当时给了我很大的一种冲击,听到这句话之后我感觉自己周围因为佩戴蚌精御魂而生出的那个防护罩,直接被白狼的大招一箭射穿,甚至将我整个人的内部都轰的千疮百孔的。
这个解释为何冲击力如此之大呢?
是因为这个解释令我理解了太多的东西,它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多么的“狡猾”。
我们从小一直在发展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如此的的娴熟,以至于“防御”成为了我们思维之中的一种本能。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防御,无时无刻都在我们的想法之中对事实进行各种各样的扭曲,这些扭曲会令我们暂时感觉好受一些,但是这些心理防御唯一的问题是:它令我们无时无刻也都在逃避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精神动力学背景的长程咨询,如果我们粗暴的去总结的话,它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不断的让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不断地挖掘出那些所有被我们的心理防御被歪曲,隐藏起来的东西。
我们面对生活时,共有三种应对的模式:逃避模式,情绪缓解模式,和面对模式。
逃避模式,就是我们千方百计的通过压抑、反向形成、否定、情感隔离、理智化等这些方式令我们不去面对真实的状况。
情绪缓解模式,本质上这也是一种逃避,即当我们面对问题时,完全不考虑现实的状况如何解决,而是只试图让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能够好一些。
面对模式,就是既不去逃避、也不去防御,即接受真实的生活,也接受真实的自己的感受。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很多人由于习惯了逃避问题,所以理解什么是“面对”,竟然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由于我们习惯了使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看待问题,所以我们面对问题时的那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逃避。
那么即便我们知道了要去面对问题,但是这个所谓“面对”的出发点,它仍旧会是逃避。
我们尝试去面对时,会仍旧是为了逃避问题,逃避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为了让自己的感受能好起来。
所以你更可能会是在使用名为面对的手段,来达成实质是逃避的目的。
为什么说“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感受能好起来”这都是逃避呢?
我们几乎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解决问题”这是好的,是积极的,但这是一种粗糙的认识。
我们试图解决问题的动机可能是只是为了消除我们内心的那些负面的感受和冲突,也可能是为了一种更积极的追求。
前者毫无疑问就是一种逃避。
“你认为“呆在这种感觉里”是难以理解的,是因为你拒绝理解它。”
为什么我会拒绝理解它,是因为我其实知道:呆在这种感觉里,是“不舒服”的。
或者说由于我们惯性的认知,会认为那种状态是不舒服的。
一直以为我们习惯的是通过防御,通过不断地做些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拥有安全感的状态。
当我们不断地防御和做些什么时,这会令我们感觉一切都是可控的。
但是“呆在这种感觉里”,却要让你什么都不做,我们本能的马上就会感觉到恐慌,感到陌生,感到不适应,于是我们几乎立刻就会想着要赶紧做些什么,好让自己不要处于这种“不舒服”、“不熟悉”的负面感觉之中。
譬如你认为自己处于一间着火的房屋中,你不断的舀水泼向周围,从而保持自己的安全。
让你“呆在这种感觉里”,就意味着要你不再试图通过泼水来保持自己的安全。
你马上本能的就会感到恐慌和害怕,因为你一直觉得,如果不泼水,自己就会死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由于防御的惯性,会令我们将“呆在这种感觉里”和别的事情一样,继续给当成一件“事”去“做”。
于是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面对本身又被异化成了一种逃避。
就像你在那个着火的房屋中,我要你停止泼水。你将停止泼水理解成是一种能够保护自己不被火烧死的方法,所以在这种动机之下,“停止泼水”本质上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泼水”。
“面对”也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逃避”而已。
而这种异化由于我们的认知习惯,可能会很难被我们觉察到。
所以,你要么会不自觉的继续将“被异化的面对”作为一种新的心理防御机制;
要么你就会像我一开始一样,无法理解。
你要怎样去“做”一件要你“什么都不做”的事情呢?
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所以你无法理解。
其实“什么都不做”真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你用“怎么做”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无法理解。
譬如你在着火的房屋中不断的泼水,你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不被火烧死;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使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所有的目的也都是为了保持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安全。
停止泼水,你会发现,原来那火其实烧不死你,或是会发现,那满天燃烧的熊熊大火都是被你幻想和夸大出来的。
“呆在这种感觉里”,才会发现原来你自始至终都是安全的,你的心本来就是舒适而放松的。
你不断泼水的这些努力,你不断使用心理防御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对抗你自己所幻想和塑造出来的那些问题。
在这个时候,问题会由于你不断同它对抗,而得以不断维持的存在着。
但是,当你不对抗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维持的平衡就崩塌了。
它崩塌了之后,你才会发现问题的“虚幻性”。
但是马上就会有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于语言和逻辑的限制所导致的。这种问题我已经在系列课《内心平静之道》中强调了无数次。
我前面讲到:“呆在这种感觉里,才会发现你的心本来就是舒适而放松的。”
由于语言无法充分的表达我们的想法,所以读者在看到上面那句话时,本能的就会理解为:呆在这种感觉里的那种“舒适”,和你所想象到的舒适、或是你过去体验的舒适是一样的。
但这其实是两码事,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我因为学佛的时间也不短了,所以不自觉的染上了一些佛教表达方式的毛病的,用词喜欢重复,表达的不精确。
其实这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你所认为的舒适,那都是在你过去始终使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情况下,比如你的某一种愿望得到了满足,忙里偷闲,旅游欣赏美景等等,这种舒适都是在对抗和对比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些舒适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总要依靠和别的事物的对比或依存才能产生。
你工作了很久突然休息了三天会获得一种舒适,但如果你连续休息一个月,六七天之后你就感觉不到这种舒适了。
所以这种舒适是“不自在”的,它不能够因为本身的存在,必须依靠对境才得以存在。
“呆在这种感觉里”的舒适,其实更准确的用词应该是“自在”。这是一种自在的舒适,它本身就是舒适,不需要依靠外物、对境、和对比才能产生。
所以总而言之,这种“舒适”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舒适,也不是你体验过的任何感觉。
其中的区别就好比:你是个武侠世界里杀手,过去一直在追求一把全世界最快的刀,0.01秒就能把武当派的青年才俊詹姆斯·小刘的腿给砍断,而他对此根本还没反应过来的那种。
我告诉你:年轻人不要再追求刀了,我这里有把加特林,哒哒哒哒哒冒蓝火的那种,子弹供应不限量,一梭子下去能干死一个排的詹姆斯·小刘。
刀和加特林的区别,就好比舒适和自在的区别,它们完全是不同维度的东西。对于一直用刀、从不知道加特林这种东西存在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到使用加特林虐詹姆斯·小刘的快感的。
理解了自在和舒适完全是不同的东西,才能够打消你的另一个疑虑:你说我的心本来就是舒适的,屋子里的火是我幻想出来的其实不存在,但问题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呀!有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焦虑,不得不紧张的。
比如说你走路上遇到一个劫匪,要你交出十万块钱,并且给他表演和一颗无花果树做那事,遇到这样的事,你的心还“本来就是舒适而安全”的吗?
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作为一个懂得心理学、佛学的人,如果又是一个入门级的语言哲学爱好者的话,表达能力会强到何种程度了。
上面这个问题其实常见于很多人在学佛中会有的疑惑,比如你说空而不空,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矛盾的吗?
但其实都是由于“名词和定义”的混乱所导致的而已。
自在的状态,同你当前心理始终处于防御状态所获得的舒适感,其实是完全不同、并且也是不同维度的事情。
遇到各种现实问题时,它们仍旧会是确确实实的现实问题,并不会因为你主观意志的转变就消失了。
但你会深刻的意识到:问题本质上都是人“定义”的。
我们由于二元对立的思维,给所有事物都贴上了负面或正面的标签。当你如实的观察事物时,二元对立也就崩塌了,所有的“问题”都崩塌了,所有的“舒适”、“安全”、“荣誉”、“快乐”等等也都崩塌了。
在过去,“问题”这个概念即意味着定义中的一个词语,也意味着你主观上对它的紧张、焦虑、不耐烦等等各种感受和期待。
但是现在,你会意识到它只是一个定义,一个命名而已。
自在不代表你会没有焦虑,内心没有冲突,你在面对问题时内心也会很舒适,它不是这个意思。
它是自身就始终存在于那里的一种放松。
就好比你追求快刀时我告诉你加特林其实更好,你追求喝遍全世界的好酒时我告诉你不如玩阴阳师,我已经抽到了烬天玉藻前和鬼切、秒人超爽!你追求舒适与快乐时我告诉你不如获得自在。
玩游戏和喝好酒是两个维度的事情,追求舒适与获得自在也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玩游戏不能让你获得无数的好酒,获得自在也不一定能够让你获得舒适。
但是玩游戏时你会意识到喝好酒这事已经不重要了,活得自在也会让你意识到,追求快乐、舒适、安全、控制感等等,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如果你认为“呆在这种感觉里”的目的还是为了消除焦虑,获得快乐,那就好比你试图通过玩游戏来获得全世界的好酒一样,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匹配的动机。
最后还有一个要点,在于我们要破除对于“顿悟”错误的认知和期待。
读藏传佛教史时,记得历史上曾有“顿门巴”和“渐门巴”的冲突。其实中国禅宗史上也有过这种争端。
但其实这种冲突本质上根本不存在的,冲突存在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顿悟”理解为是:你当下这一刻只要彻底明白了,就代表你就修成了,你就成佛了。
但这其实根本不是顿悟真正的含义,顿悟真正的含义是:真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无法一部分一部分的去理解真理,只能完整的、完全的去理解它。
所以真理只能“顿悟”,就是你一下子就理解了真理这个整体了。
但是到这里,顿悟的定义还没有完,后面还有一部分:在你理解了真理之后,就要不断的把这个真理贯彻到你的生活当中,令你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按照这个真理去运行的。
这个贯彻真理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不是说你一秒钟一下子理解了一个真理就完事了,然后就能把它丢到一边,然后过去怎样还是怎样,你得把这个真理贯穿到你的生活中。
但是多数人秉持的都是这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你理解了一下就行了。
由此还产生了一个错觉:就是只要一个真理我当下顿悟了,我就可以马上做到。
只要用常识想一想就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惯性力量非常强大,你必须通过有意识的保持和训练,才能够形成新的习惯、替代旧有的习惯。
所以你不可能看完这篇文章之后,马上就能获得自在。你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的“呆在这种感觉里”。
你应当意识到,心理的训练和行为的训练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好比你现在完全不会打篮球,要成为篮球高手,就必须通过长年累月的练习。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获得正确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也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成为“自在高手”。
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是没有、或者非常少的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
不使用心理防御机制逃避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这就是“面对模式”。
怎样是“面对”?
就是“呆在这种感觉里”。
怎样呆在这种感觉里?
很简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
怎样才是什么都不做?
这是个错误的问题。
当你思考“怎样才是什么都不做”时,就说明你又在使用心理防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