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歪果仁开始学中文,专栏君内心还有些窃喜——终于!我们学外语时付出的辛苦,他们也难逃其中,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不过话说回来,从小就自然而然被认为学着“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的我们,似乎没能把这种“语言天赋”发扬光大,学习外语的时候也会像外国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意思“能有这么多意思一样,感到费解。
黄晓明当年唱英文歌时发音成了“闹太套”被网友取笑多年;赵丽颖某次广告时候的一句话英语口语因为发音不好而被群嘲……
说到语言学习,有些语言学习经验的我们都知道,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比童年时学习母语要困难的多。即便一个成年人完全掌握了外语的语法,也必须时刻小心才不会犯错,而儿童的语言习得却毫不费力。大多数成年人都无法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口语部分,因此才会有无所不在的外国口音。
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亨利・基辛格在十几岁时移民美国,他的英语则保留了十分明显的德国口音;出生在乌克兰的约瑟夫・康拉德的母语是波兰语,虽然他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英文作家之一,但他的口音却重的连朋友都无法听懂;而五岁就来中国练球的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在东北学会了中文,张口说出的中文可是如假包换的地道大碴子味……
| 为什么成人学不好外语?
心理学家艾丽莎・纽波特和她的同事对伊利诺亚大学中出生于中韩两国的师生进行了考察,这些老师和学生至少都在美国待了10年。
研究者给这些移民一份包含276个简单句子的列表,其中一半的句子存在语法错误。但这些错误是相对于习惯性的口语而言的,比如我们说话时可能会忘了为名词加复数”s“,而非正式的书面语法文体错误,比如一些时态上的主谓宾语序上的错误。研究者要求他们发现病句并进行改正。
研究结果显示,3-7岁移民美国的被试在得分上与在美国出生的人不相上下;8~15岁移民国家的被试,随着抵达时间越晚而得分越低;17~39岁移民美国的被试表现差得水平相当,这说明语言的差异与成年之后何时前往美国已经没有关系了。
无论哪国人,语言学习能力都有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一般是六岁(包含六岁)前的这段时间。而过了这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就会逐步衰退。
语言学习能力这么有用,为什么它会在六岁后衰退呢?不知道我们高考要考英语吗,大学时还可能有(xiang)兴(bu)趣(kai)去学个小语种?
如果想解答“语言学习能力为什么会衰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这种学习能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越早越好”。因为越早学会语言,人们在有生之年就可以尽早享受语言带来的好处。而掌握一套语言很可能是一辈子只需使用一次的技能。一旦儿童从大人口中提取了足够多的语言信息,掌握母语语言系统后,就只需要学习新词语来补充词汇内容,而诸如语法与结构则已然掌握得较为纯熟,相关学习能力会慢慢退化。
我们会认为如果维持一套语言习得系统需要耗费不小的成本,就应该将它完全卸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你是不是碰到很多次一不学就”退化“呢?事实上,维持语言系统的成本确实很高,需要不断汲取新的”词汇“、巩固已经学习的”语法结构“等等,同时,还要经常复习一些学过但不常用的内容。
其实可以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的大脑特别能“吃”,它要消耗身体1/5的氧气,以及同等比例的卡路里和磷脂质。而我们的基因其实是一个精打细算的CEO,它会毫不留情地把消耗多、养尊处优但使用概率不大的神经组织果断“扔掉”。
计算机进化语言学家詹姆斯・赫福德曾经想通过模拟人类进化的计算机程序来验证这一假设。结果发现:幼儿的语言习得关键期过后,语言学习能力的衰退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使语言习得关键期会给成人学习外语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它的消失是“精打细算”的基因在利弊权衡后的最终选择。
我们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在婴孩时期都天生被赋予了语言天赋,如果你想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像掌握母语一般掌握好别的语言,记得对这个语言学习关键期要好好利用。如果过了语言关键期,也不要认为学习外语无望,学习永远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只是希望你可以慢慢接纳自己难以根除的”口音“,毕竟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好听的口音只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