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10 09:20:19

读书这件事被神话太久了。


特别是当查理·芒格的读书名言“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被广为流传之后,很多人几乎把读书与学习、人生成功划上了等号,认为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读书,否则这辈子可能就入不了流。


于是在主流观念中,读书似乎成了提高认知的唯一途径,这让很多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焦虑不已。


因为他们对阅读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如果强行抱起书本就会打瞌睡,或是感到极度乏味,这种“想要又不得”的矛盾使人不免陷入一种望洋兴叹的痛苦。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对现实结果视而不见,而只用最明显的观点来以偏概全。


就读书这件事来说,“读书=学习或成功”这个公式绝对不能代表事实真相。


因为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现实就能发现,很多人即使常年读书,活得也未必如意,而很多不读书的人却能风生水起。


比如特朗普就从来不看书,但他却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并当上了美国总统。


在中国的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也有很多典型的土豪,他们都不怎么看书,但是很有钱,行动能力超强,话糙理不糙。


陈丹青老师也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大家不要误以为读书就能让你变得很牛,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不读书,但是却能操盘很大的事,甚至是影响整个国家的事。


如此看来,读书并不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岭,那么真正的分水岭在哪儿呢?


答案也是两个字:维度


一、学习的秘密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观


就学习而言,我们大多人都会认为学习就是大脑中的思维活动,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


真正的学习绝不止于思维这一个维度,而是包含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能感知的维度。


我们之所以认为思维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因为思维存在于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内,而其它的感知维度则处于我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范围。


潜意识活动之所以不容易被察觉,则是因为意识处理信息的速度太慢,只有大约40个字节/秒,而各个感观所产生的信息则是海量的。


比如单是眼睛每秒钟向大脑传送的信息量就有约1000万字节,其它感觉,如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加起来每秒向大脑传送约100万字节。


面对汹涌而来的感观信息,我们的意识根本无力处理,只能交由速度极快的潜意识来掌控和支配。


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会事先进行“分流”,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忽略,哪些信息由潜意识自身来处理,还有哪些信息传达到意识层面。


所以很多信息压根就到不了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自然也就无法感知到了。


但是,感知不到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或不重要,事实上,那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才是真正重要的。


就拿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却依然成就很大的人来说吧,他们虽然很少通过阅读来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他们有机会经历很多事,见到很多高人。


在那些经历和环境中,他们能亲眼看到牛人们应对复杂的情景,听到高人直指问题的言论,感受到成就一件事的辛酸和不易……


一个个具体的表情、声音、动作、情绪、氛围,使得各种感观同时得到了刺激和调用,不自不觉中,潜意识已经完成了大量有效信息输入


加上我们大脑边缘系统中还有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


所以那些不读书却有经历的人看上去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在学习,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而反观读书这件事就显得很单薄了。


单纯的阅读只是调动了思维这个单一的维度,虽然它能进行高效的记忆、分析和推理,但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智力游戏。


这种学习会让我们以为自己学了很多,但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践,没有让其它感观维度都参与进来,这些知识和道理往往很难被真正运用起来。


而用不起来的知识,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一个人若只是沉迷于读书而从不注重实践,就会陷入“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一生”的状态。


在电影《和平战士》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说的就是这个理:


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智慧是去实践。



罗尔夫·多贝里也在《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中提到:


知识有两种类型: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和非语言描述的知识,我们往往过度地重视了用语言描述的知识。


重要的知识在实践中,请你把对文字的敬畏放到一边,从现在开始停止阅读,做些可能会失败的尝试。


而《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斯科特·杨也表明:


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这部分知识如果不去运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研究者们都一致认为,好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类似于阅读或知道这样单一思维层面,而是要通过实践让潜意识的各个感观参与其中。


维度越丰富,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学习的秘密就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观。


从这个角度看,与高人交谈在优秀的环境中生活实践,都是更好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的读书要强。


要不然古时候山中的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也能活得很智慧呢?因为他们扎实地去践行了一些为数不多的行事准则


诸如:“今日事,今日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类通俗易懂又好记人生道理。


这些道理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真得不用多,只要去扎扎实实的践行,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能想到、做到,让它们从脑子里融化到身体里,知识就变成了智慧。


如果没有实践,那么知道再多的概念,听说再多的道理,在需要的时候却提取不出来,那这样的人才真的应该感到焦虑。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总是对干巴巴的道理置之不理但是等他们自己切身经历过了一些事儿,浑身上下体会到了具体的困惑之后。


此时如果再有人当着他的面把原先的道理重复一遍,他就会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这一席话或许早就听过,只是有了多维度经历的加持,再理解起来就不一样了。


而一个人活到一定岁数,也终会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


因为纸上的是一维的,而躬行出来的则是多维的。


所以人的成长,除了读书,更重要的还是注重实践、经事见人啊!


二、学会用潜意识来学习


说起同时调动多维度感观,最符合的事莫过于性爱了。


在性爱活动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有感观都被同时激活,这种综合起来的快感会促使主动去追求繁衍。


基因就是通过这种全维度刺激的策略,不用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自己的复制


这种策略对于我们的学习是一个重大的启示,这个启示让我最先想到的是李笑来的一个观察,他说:


以前做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即便是背单词,也能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
普通的学生只会在那里拿着单词书看着背,而那些会学习的学生则是眼睛看着,嘴里念着,拿笔写着背。
同样的时间,一个维度的刺激和三个维度的刺激,怎么可能相同呢?


这件事,如果我们跑到学生的大脑中去看就会发现,单纯背单词的大脑可能只有一个脑区在工作。


而边看边念边写的同学因为同时动用多个感观,大脑中负责视觉、语言、控制手指运动的脑区会同时工作。


这种网络式的刺激自然比单个区域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你不得了解一下飞人乔丹在练习篮球罚球时的一个特殊方法:先睁着眼把球投出,然后闭着眼再投一遍,如此反复。


睁眼练习是用意识主导,而闭眼时,则相当于关闭了意识,这个时候就只能逼迫自己动用潜意识来感知和练习了。

看来高手们都懂得同时调用多维度学习的路子呀。


对于学习,特别是技能学习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训练潜意识,把动作内化成不用思考或动脑也能快速反应的程度。


有意思的是,一旦你学会了某个技能,比如投篮百发百中,此时让你说出为什么能投得那么准,你会发现很难讲清楚,单维度的思维和语言在此时会显得非常苍白


即使你能讲出你所有的要领,别人听了之后也无法马上达到你的水平,他们仍然需要用身体的各个感观去大量的练习、摸索和体会,最终学会你讲不出来的那部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楚自己的技能要领其实是很正常的。


因为即使是专家,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只能清晰地描述出30%左右,剩下的部分完全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这确实说明:真正的学习是潜意识的学习,我们不能只盯着单维度的语言和思维


而用潜意识学习的方法,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的所有感观参与其中,不断的实践与练习。


三、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凡事两面看。


尽管读书只是一个单维度的脑力活动,但还是有非常多的理由值得去做的,其原因如下:


一是与高人交流或在优秀的环境中生活,成本是很高的,除非天生运气好,一般人不一定能时常如愿。


反过来看,读书的成本则相对要低很多,任何普通人都可以获取。


二是万一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该怎么办呢?毕竟“人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们又无法随意地选择环境。


这个时候,去读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跳出现实环境的限制,让自己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


三是大多数人只能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难免感观也适应了,形不成新的刺激。


而读书则不同,我们今天可以读这本书,明天可以读那本书,每本书都可以经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不同的人物和思想,见识丰富的环境与场景,这可以很大程度弥补现实环境的制约。


当然,书和环境一样,也有优劣之分,如果不注意筛选,读到了坏书同样毁脑子,所以擦亮眼睛还是首要的。


四是读书虽然只是单维度的思维活动,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也是思维练习的优势所在。


一旦我们的知识丰富了、逻辑清晰了、视野开阔了,就可以为后续的实践和提升储备能量。


五是读书能提高对环境的感知度。因为有了知识、逻辑和见识,只要善于结合实际,就能比别人看到更多。


在同样的环境下,不读书的人只能靠蛮力去试,读书的人可以靠巧力去取。


即使是出去旅行,不读书的人看到美景也只能说一句:“哇,真好看!


而读书的人则能应景说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最终还是选择读书好。


因为仅凭经验生活,前期确实可以走得很快很轻松,但后期容易乏力,知识可以让人在后期蓄力爆发


那些不读书却依然很有成就的人如果能借力阅读,或许成就会更大,只是我们无法证实这个假设


另外,我还有一个猜想:一个人开始读书时机,太早或太晚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事。


读书太早的人容易成为书呆子,因为那时没有什么人生经历,脑中堆积了太多的单维知识,容易落不了地。


而一旦过了某个年纪或许就很难再静下心读书了,毕竟原先的方式已经驾轻就熟,想通过思维来学习则需要重新来过,太累。


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又有较强可塑性的时候。


此时读书往往围绕需求、解决问题,知识和阅历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有效结合。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


读不读书,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最好?现实结果总是最好的评判师。


总之,一个人就算不读书,也没什么好焦虑的,不要被众人的观点所挟持。


只要你能够创造条件调动自己的多维感观与优秀的人和事打交道,现实生活会提示你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既能调动多感观从现实中学习,又能扎实的去实践触动自己的道理和知识,此时若还能拥抱阅读、热爱阅读。


那你,早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上一篇: 心理学简史 下一篇:究竟是什么拉开了同龄...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