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為超个人心理治疗是灵性和心理学的整合,就必须先描述这两个领域的整体架构。这两者对人性和意识的假设是什麼?对人的成长有什麼意含呢?
心理学和灵性各自以不同的语言和隐喻来描述人类的状况。「隐喻」这个字眼并不是指这些取向只是幻想或诗一般的意象,因為就某种感觉来说,所有科学和哲学都是隐喻。例如,当代哲学家理查.罗提(Richard Rorty, 1989)把科学思想的发展比喻成不断重新创造新的语言和新的隐喻,以重新描述人想了解的事物。在后现代语言中,科学和哲学的语言和隐喻都是建构出来的。
灵性和心理学体系都是久已存在的描述和隐喻,和人类自古以来的经验有最深的共鸣。灵性和心理学传统都谈到我们是什麼、人类状况出了什麼问题,以及转化的可能性。超个人心理学的综合理论致力於整合世界各种灵性和心理学的取向,成為新的整体,尝试找出成长和改变的基本共通(26)方法。本章试图说明这个理论的纲要,我相信这个心理-灵性架构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最宽广的架构,较特定的取向在其中都有立足之处,如威尔伯、荣格、瓦许本(Washburn)、葛罗夫和其他理论家的理论。以下先检视这个理论架构的灵性层面,然后是心理学层面。
灵性层面──永恒哲学的灵性架构
為了彻底了解自古以来各种文化记录的各式各样灵性经验,而形成了「永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或译為长青哲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阿道斯.赫婿黎(Aldous Huxley)提出的,用来指世界各种灵性传统都同意的核心观念。知名的哲学家赫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则做出最详细的说明,他花了三十多年论述这个主题。虽然超个人领域普遍接受永恒哲学,但不表示大家都同意永恒哲学足以彻底解释超个人心理学的灵性基础,而且就哲学论述的本质来看,似乎不可能对这种议题达到普遍的共识。不过,永恒哲学提供的灵性经验地图显然非常龎大,因此,在超个人领域中,永恒哲学有许多不同的詮释空间。
一神论与非二元论
在简介时,首先要说明世界宗教中的灵性有两种主要的表现,一种强调人格化的神性(Person Divine),就是一神论或一神关系的传统(包括大部分西方的灵性),另一种则强调不具人格的神性(Impersion Divine),或说是非二元论的不二传统(包括大部分东方的灵性)。
西方的灵性是个别灵魂寻求与神建立关系,主流的基督教、犹太教、回教都是一神关系的传统,(27)把焦点放在寻找个人与神性的关系,并强调灵魂的实相。也就是说,个体的灵魂不被视為完全与神性分离或独立,灵魂存在其与神性的关系中,当灵魂和神性割离时,就会產生存在的疏离感、空虚感,或是基督教所说的「堕落」。这种处境的解答就是透过灵修重新与圣灵连结,以寻找灵性的自由、完整和「救赎」。或是不以拟人化的方式来说,神性可以视為人裡面的一种「力量」或「同在」(以《薄伽梵歌》的话来说,就是「上主在每一个生物的心中」),目标是让人与这种灵性的力量或同在有更深的连结。
相反地,大部分东方的灵性都强调纯粹的灵性,寻求让个体融入不具人格的神性。佛教、吠檀多和道家都是不二传统的例子,强调自我的虚幻本质,以及无相、无名、不具人格的灵性实相是存有基础的终极显现。
虽然在大部分宗教传统中,都可发现一神论和非二元两种取向,但各个传统的主体都倾向於强调其中之一。所以,基督教、犹太教(喀巴拉)和回教(苏菲教派)中的神祕传统虽然都描述到灵性经验中不具人格的不二层面,但整体说来,这些传统更重视灵性经验中与神建立关系的层面。同样地,吠檀多也有灵魂和人格化神性的经验,其实大部分印度人和大部分吠檀多学派是一神论的,这一点和一般观念刚好相反,可是西方较熟悉的是不二论吠檀多(Advaita Vedanta),这个学派认為与神建立关系的经验比较次要,只是迈向不二大梵经验的过程。佛教传统则坚持没有灵魂,认為终极实相完全是非二元、非人格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传统不强调一神论或非二元论,而是同时接受神性的两种面向。印度教特别抱持这种观点,在其他传统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形。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永恒哲学同时看见内在的神性和超越的神性,而许多宗教传统只强调其中之一。其次,女性主义、生态学和第三世界对永恒哲学阶级理论的批判,常常导致两种可能的反应,其一是艾斯勒(Eisler, 1987)、威尔伯(1995)和罗旺(1993)较喜欢的方式,就是试图解释阶级并非不合时宜,而是受到根本的误用和扭曲。第二种可能性是把不同的层次看成同时并存的经验层面,是彼此交织混合的。罗斯伯格(Rothberg, 1986)对这个主题有绝佳的评论,他认為阶级只是呈现或组成永恒哲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永恒哲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