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在考虑事情尚未做出决定之前,可能会有几种想法反覆出现在脑海中,这些想法可能是相近或类似的,也可能是对立的,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会称自己好像有多重人格式精神分裂的倾向。其实一般口语中所用的名词与专业术语间往往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像前面当考虑事情时会出现几个想法正是思考时的特徵,因为正在比较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以便找出最适合或最有利的一种想法。这时整个人的思考是完整统一的,思路的过程则像是走迷宫一样,在几经尝试错误後终将达到目的地。
而精神分裂病与多重人格障碍是不同的。完整的人格结构好比是一个完整的魔术方块,它的运作是整个的、功能一致的。而精神分裂病的人格则像是一个魔术方块的各个小方块散落一地,整个都解体掉了。这个时候的病人,时常会搞不清楚自己与外界或人我之间的界限,於是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误以为与己有关,在路上走,也老是以为别人在注意自己、监视自己或跟踪自己,或是以为自己的想法不告诉别人,别人也会知道,别人的想法会插入自己的想法中;甚至自己的思考、情绪或行为都受到别人的控制。病人也常因此有一些无中生有或毫无根据的想法,比如有某些人要迫害自己,或出现一些以政治、宗教为内容的妄想。严重的病人思路根本无逻辑可言,也就是只有病人自己才懂得的自闭性思考。在外表行为上,病人时常无法照顾自己,或可见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或摆出一些一般人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姿态。讲话也可能会语不连贯,答非所问,漫无章法。从外面很容易就辨认出病人出来。
多重人格障碍病人的人格结构还维持完整、统一,只是就像魔术方块有六个面一样,病人的人格特徵郤是可以转换的,而且是可以独立运作的。像「二十四个比例」一书中的主人翁有二十四种不同的人格,一下子是英国的资本主义者兼无神论者;一下子又是南斯拉夫的共产党员及军事权威和空手道专家;一下子又变成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理解力的小男生;或是一个害羞、孤独、内向,能写诗、善烹调的女儿家。其他比较著名的小说像是「化身博士」,主人翁白天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晚上则是一个天才型的超级罪犯。还有一本「三面夏娃」则是描述精神分析历程的小说,一个女孩的人格化身为三个各不相同但功能完整的人格,且各有其风格与特色。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难免有些夸张或刻意突显某些卖点的地方。
从医学的观点而言,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人有以下的特点:
一、病人出现的不同的人格可以是不同年龄层或不同性别的,而且每一种人格都可以独立地与他人相处、或有自己的思考模式。
二、这些人格中,有一些人格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有些则否;同时,至少有一、二个人格能够出面统合整个人的行为。
三、不同人格之间的变换过程通常是突然且戏剧化的,但再好的演员恐怕也难模仿得唯妙唯肖,也因此病人常被误以为在装病。
四、病人常有失忆症的现象;或者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或者不记得曾经做过的事。
五、病人受暗示倾向很高,很容易被催眠,因此在临床上,常利用这个特点来召唤病人的不同人格。
六、在接受检查时,除了几乎找不到什么异样的地方;前面所提到的失忆症现象,单一次的检查通常是无法看出病人的异样,必须有长时间的观察期才能发觉病人精神状态上的病症。
七、由国外的文献得知,有些研究指出,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病人在孩童期曾有被虐待的经验,包括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在内。
八、多重人格障碍通常有的是漫长或一辈子的病程。
九、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为重整病人的整个人格结构,比如让他们摆脱孩童期被虐待的创伤性经验的阴影,让他们学会用成熟的方式去面对压力,不要遁入较不成熟的人格特质或行为模式中。这样的治疗过程,通常是充满艰辛、挫折,需要无止境的包容、关怀与耐心,及高度的心理治疗技巧的。
就笔者所知,台湾至今似乎还没有出现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例。但是就精神医学的观点,要处理这么复杂、多变的病例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预防 :前面提到许多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人在孩童期有相当严重的创伤性经验,而近来台湾地区似乎受虐儿童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为预防多重人格障碍或其他受家庭因素影响很深刻的精神疾病,推行一套妥善规划的亲职教育,甚至两性关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二、治疗 :当不幸出现了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人,首先要安排病人接受全套的临床检查,以确定病人的诊断,若确定是多重人格障碍,除了一些治标性的治疗,如给予病人一些精神作用药物,以和缓其情绪外,还要安排病人接受以重建人格为目标的心理治疗,并要确定病人能够依既定治疗计划来接受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对病人的家庭进行评估,若也有一些问题式病态,也需安排适当的治疗,如家族治疗等,以一起矫正问题的根源,免得家庭问题干扰病人的治疗而功亏一篑。
三、复健与追踪 :当病人的人格有机会重整後,还要持续辅导病人重新学习成年期的人际应对、社交技巧与谋生方式,让病人能有足够的技能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最後,还要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追踪,以能在病人面临过度的压力或挫折时,适时地伸出援手,以免病人又落入旧有疾病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