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校园贷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19 15:38:19

        近日,河南一大学学生因欠下数十万网络贷款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尽管此事属于个案,但“校园网贷”这一话题仍被推向舆论浪尖。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福建一大学19名在校大学生竟被同学利用身份信息向多平台贷款70万。细细数来,相似案例为数不少。

  网贷和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结合,某种程度上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尚未走出校园、不具有收入自足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借此可满足对新型消费理念的追求,而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兴产物的“校园贷”也发展得风生水起。

  这本是双赢的好事,但部分校园贷款平台将过于商业化,甚至背后存在着高利息风险的贷款产品经过包装推进校园,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从现有案例来看,一位大学生可借用多个同学的身份信息轻松获取贷款,可见部分校园贷产品在审核方面如同儿戏。审核的不严谨和监管的不完善,不仅使深陷其中的部分学生难以自拔,平台本身的资金风险也会被放大。

  学生消费市场的新宠

  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并于此后进入爆发期。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大学生消费分期调查报告”显示(收集信息截至2015年8月20日),在抽取的30家以大学生为目标客户的互联网分期购物平台中,2013年及以前成立的平台占比为13%,成立于2014年的占比67%,2015年成立的平台为20%。

  谈及校园网贷的发展,网贷之家CEO石鹏峰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贷目前在国内高校校园中,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银行信用卡早已对大学生“说不”后,虽然大学生的资金还可以通过家长支持、奖学金和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获得,但由于现在年轻人超前消费意识较强,对于有提前消费需求的大学生而言,校园贷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临时性获取资金的途径。

  融360贷款分析师尹江宁向《法人》记者表示,目前能为大学生提供购物和现金分期的公司包括三类,一类是捷信等消费金融公司,一类是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一类是趣分期、分期乐等网络分期平台。

  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而全国在校的大学生为3000万左右,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规模更是达到千亿级别。电商巨头中,京东推出了校园白条,蚂蚁金服则联合支付宝推出了蚂蚁花呗等分期付款服务,足见巨头们对这一市场的看重。

  自2014年以来,各种分期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目前比较知名的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等,每个分期网站又各有特点。以分期期限为例,有的平台分期期限较明确,而有的则不然,根据此前融360所发布的报告,在被抽取的30家平台中,有77%的平台分期较为明确,23%的平台分期不明确,期限明确的平台基本以短期为主,其中93%的平台是在24个月以内。

  另外,各个平台贷给大学生的额度也有所不同,贷款最高额度集中在5000元以下和1万元以上,呈两极分化趋势。而不同平台之间的逾期费率也不同,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0倍。

  企业风控尤为重要

  用可观的市场前景来形容校园贷的发展再恰当不过了,但也正是由于市场仍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一些存在于行业中的问题也不断曝出。

  分期乐公关总监高圣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校园分期贷款行业内的各个平台资质相差较大,规模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校园分期贷款甚至是通过小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行业的良莠不齐导致问题时有发生。

“从分期乐而言,在设计商业模式之初,就以电商加金融作为商业模式,将借贷行为控制在一个具体的消费场景之内,使得款项的去向更加明确,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借贷资金去向不明确情况的发生。”高圣告诉《法人》记者。

  校园网贷或者校园分期本质还是互联网金融,因此一个平台的风控能力是决定其能否稳健发展的重要判断标准。一些不合规的校园网贷平台,由于对于注册用户的审查流程不严谨,导致一个学生除以自己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同学的信息在平台上借贷。

  高圣同时指出,各个校园分期平台或校园网贷平台之间在信息共享上还存在一些缺失,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向多个平台借贷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监管层以及网贷平台等均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种各平台信息互通的机制出台,从而避免用户重复借贷。

  另据高圣透露,国内主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供应商已开始着手加强信息互通,就在本月25日,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等联合宣布将发起成立校园信用联盟,并向校园分期行业发出自律公约倡议书,呼吁加强用户信息共享、强化行业自律,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而在这份倡议书中所提到的众多内容中,对于分期平台和作为借款的大学生双方也都有约束,比如对于大学生一方,倡议书中指出不鼓励单一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多头借贷行为,对于平台倡议书倡导参与校园信用联盟的企业间加强信息共享以及规范各个公司催收行为等等。

  石鹏峰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行业此前所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源于大学生对身份信息保护意识的缺失,如被一些学生利用了个人重要身份证件骗贷,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风险教育,这是学生自己、家长、学校和网贷平台都应该做的事;而另一方面,站在从业机构的角度,也应该加强对信息真实性的核实以及对相关风险的把控,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减少可能被利用的漏洞。

  尹江宁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分期平台在经过井喷时期之后,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基本定型,今后将进入整合期,平台存活压力大。只有那些赢得更多客户,并获得更多客户信息的平台才将有望成为行业领跑者,在这段过渡期内,资金实力不强、信息透明度低的平台将被淘汰。尹江宁预计,三年内将有八成的平台在整合中消失。

  治理不可“一刀切”

  在河南大学生借贷无法偿还自杀事件发生后,外界对于校园网贷或者校园分期贷款等校园金融模式充满了质疑,甚至认为平台的风控和审核手段如此低下,并采取非常规的催款手段,俨然和高利贷没有区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杨东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校园网贷说成是高利贷过于武断,应一分为二来看。

“对于校园网贷行业并非坚决不能做,有的小额校园网贷,短期利息上算起来可能会高一些,但它也从某种程度上为学生在生活中较快地获得小额资金提供了便利,符合学生的需求。”杨东认为,校园网贷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个人征信体系数据的建设。这使得校园网贷平台在审核操作过程中往往面临困难,而平台的风控能力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石鹏峰亦表示,人们往往对于高利贷有一种负面的认知,但高利贷是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实际上很多人说不清,广义上高利贷被认为是利率极高的贷款。但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出在利率高低本身,也不是出在放贷机构,而是由于中国信贷领域缺乏有效的市场和竞争,导致为数不多的提供信贷服务的机构和众多的借贷需求方之间的市场不平衡。

  随着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正在得到很好的市场化解决。近3年来,整个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都呈现持续快速的下降趋势,而在市场化充分有效竞争下,利率水平会随着市场的调节越来越趋于合理,至于利率到底应该多高,应该也是市场所决定。

“对于校园网贷平台,在监管上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就像之前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虽然使大学生在使用信用卡方面的相关风险得到降低,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也使得大学生缺少了临时超前使用资金的渠道,使得大学生培养信用意识和超前消费规划意识的环境缺失,因此对于校园信贷市场,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优化。”石鹏峰表示。

  如此来说,校园网贷如果是在监管范围内合理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金融工具,也是一种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学生的途径。

  尹江宁认为,巨大的市场前景,使得分期平台得到快速发展,而为了规范发展,分期平台应纳入到政府监管当中,做到提示风险,共享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

 

 

上一篇: 如何看待校园贷近期的... 下一篇:跟校园贷说不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