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独行侠,可做不得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4 00:00:00

               

  “上大学一年了,班级里很多男同学的名字我还是不知道,人和名字也对不上号。怎么生活环境越自由,朋友却越少了呢?”因为人际交往的问题,即将升入大二的王爽在这一年里烦恼不断,“这还不算糟,我第一次经历集体生活,却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室友产生矛盾,闹得寝室气氛紧张、自己心情不佳,好一阵子都没缓过来。又到新学期开学,我就不由地犯愁,要怎么去面对这些忙乱的关系?”
  这并不是一个个案,类似的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中已经不鲜见了。上海财经大学生活园区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刚刚完成了《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33名大学生中有62%的同学曾与室友发生过矛盾。
     类似的现象也在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得到了验证,该中心主任叶斌介绍:“前来咨询的学生中,由于人际关系造成心理问题的占到了来者的一半。而且这一比例在近几年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一 、 醉心学习的“独行侠”??到大四还没有知心朋友
      “有31%的同学认为大学的同学关系没有中学时融洽,难以找到知心的朋友;22%的同学认为远离了家庭和原来熟悉的环境很容易产生不顺心、不温暖的感觉;54%的同学表示希望在时间充裕的大学环境中,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这组数字来自这份调查报告,勾勒出了大学生在校园人际关系交往中遇到的现状。
        小苏是一名即将进入大四的学生,在大学生活的三年,虽然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在她心里也有着其他的不如意。高考时她以全校第一名的身份考进大学,却发现周围人才济济,加之环境的陌生,她本能地对周围人产生了戒备心理。在不服输的心理作用下,小苏每天独来独往,穿梭于寝室、食堂和自修室,希望用学习成绩来“扬眉吐气”。她与同学的交往也只是停留在打打招呼的阶段,从不交心。转眼大学就快毕业了,小苏却还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她不禁有些苦恼:“虽然表面上很冷漠,但我心里是特别希望能够在大学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毕竟这也许是校园生活的最后一站了。现在,我自己也很遗憾,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一定换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结识更多的朋友,而不是把自己套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小苏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上海财大学生自管委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交友态度方面,有40%的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喜欢交友圈子广泛;有37%的人认为不需要太多,有几个知心朋友就好;但无一人愿意做“独行侠”。
     尽管大部分同学客观上有交友的愿望,却为何不是人人都能如愿?
    点评:无论持哪一种交友态度,重要的是要主动地与身边同学交往,而不要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畏缩。太被动、过分自我保护是很多同学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主要缺点。
 
 
 
  二、羞于表达、孤僻冷漠??交往路上的绊脚石
   “你认为哪些因素阻碍了你的人际交往?”??这个问题被列入调查问卷。在统计结果中,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不善于表达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刚进大学的时候,看着课程表上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我也很想结识一帮年轻的朋友一块度过,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跟一个陌生的朋友去接触和交往。中学的时候,成天只顾着学习学习,而且生活也相对规律,身边的朋友好像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可现在不一样了,班级里有的同学不常联系,有的连名字也叫不出,即使有机会坐在一起也不知道该交流些什么,更不要提跟完全陌生的同学交往了。”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一学生章佳一提起与同学相处的话题,就有一肚子的困惑要讲。
  像小章这样因不善表达,在内心和现实表现出巨大反差的同学并不在少数,甚至连许多大学生的家长在千里之外都要为自己不善言谈的儿女操心,担心他们不能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适应更宽松的交流环境、培养更优秀的表达和交往能力,便是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要务所在。 
除了不善于表达,羞愧、自卑、孤僻及冷漠多疑也在阻碍人际交往的“黑名单”上榜上有名。在接受调查的三个不同年级同学中,所共同提出的一个交往困惑便是“同学之间不够坦诚,关系过于冷淡”。
  从年级差别来看,人际交往的“绊脚石”也稍显差别:大一学生可能会因为背景、地域习俗的差异而产生沟通问题,大二学生认为不诚恳是最主要的阻碍,大三学生则将缺乏相似的性格和志趣放在了交友难题的重要位置上。
  点评: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且自我保护意识极强,因此容易冷漠、多疑、被动。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人际交往势必失败。这是不可取的,大学是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一个阶段,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积累社交经验,如果在这个操练期不能好好把握,一旦工作,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损失肯定会更大。 
 
  三 、拓展交往渠道??方能如鱼得水学有所成
  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会让他们放慢脚步,但最不可取的就是因噎废食,遇到不如意而消极对待与人的交往。
  小朱,大三学生,法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他不辞劳苦,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深得老师信任,同时又因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受到一班共事同学的好评,可谓如鱼得水;赵政,大学期间与班级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成英语学习小组,惺惺相惜,齐头并进,毕业后她被美国某名校全奖录取攻读研究生,几位挚友也落实了不错的工作;王倩婷,大一的选修课上偶然与同级但不同班的小文相识,两人很聊得来,最终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上海财经大学的杨彦是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她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舒兹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的需求。”
  令人欣慰的是,在调查中,有75%的新生表示能够较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其中还有24%的人对融入新群体有充分的自信。另外,在与寝室同学发生摩擦后,3/4的同学都冷静地选择了与同学直接沟通、“把话说清楚”来解决矛盾。可见,尽管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但大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还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判断。 
  “开学之后,我会找个机会和室友好好沟通一下,把话说清楚,把心结解开。”文章开头提到的大学生王爽给自己下了“任务”,“看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是需要一个积极的姿态。”
    点评: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必然要面对的挑战。对大学生来说,拥有五花八门的社团、开放的选课平台等众多的人际交往渠道,不要总是抱怨交际面太窄,而要学会利用它们。只要怀着一颗真诚和宽容的心,想要与身边的人交好,想要找到投缘的新朋友,应该说绝非一件难事。 
   
           

上一篇: 专家访谈:网络成瘾是不... 下一篇:女孩为啥舍不得睡觉?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