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你自己心里想做的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6 13:55:54

       身边很多人的很多行动都属于这一类型:认为读书好而将其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结果读得兴味索然且毫无所感;认为应该陪着孩子而和他一起参加活动,结果百无聊赖、哈欠连天,谁都不开心;认为应该陪父母尽孝道而每周固定回家,结果是对坐无言,只能聊些不相干的社会新闻排解尴尬……这样的行为确实对人无益。

       人们通过观念的传导,来规范思想,进而影响行动。然而,越来越多的观念被制定出来,智力越发展,观念越复杂,而各种对立又看似正确的观念几乎弄得我们快窒息而死。人们在适应和遵守各种观念上,尚且难以跟上节奏,更不要说自发产生行动了。

       观念重塑了我们的思想,而我们的思想从哪里来,从记忆中来。思想过程就是记忆的快速反应。设想,如果你没有记忆,就不会存在各类思想,那么你可能不懂得如何行动。而我们对某种经验的记忆的快速反应,实际上就是将思想过程付诸于行动。

       这些记忆,有些是他人(包括书本)告诉我们的,有些是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还有些是来自基因的本能反应。这些记忆提供了思想的依据,于是我们产生了下意识反应,于是我们有了对应的行动。

       但实际上,当我们摸索到思想的来源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记忆并非是“完全正确”的,比如父母、老师、书本给予的内容都可能有其局限性,我们的经验教训也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有关,而本能反应虽然还会相对可靠些。

       过去毕竟不代表现在,他人也不等同于自身,那么那些指导我们行为的想法,我们真的就继续无条件接受吗?我们能否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

       观念塑造了你的思想,反而使你的行动受到了限制。仔细观察自己,是不是先有观念,然后做出的行动仅仅是去符合这个观念?因此,你会发现,这就不再是行动,而只是依据你的观念去模仿和强制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确实都是用自己的行为,来符合内心所谓“正确”的观念,也因为这样,我们在行动时往往有种被强迫的不情愿感,因为那种行动来源于观念,而非来源于自身的需求。

        同时,我们常常渴望自己处在某种状态,比如脑海中会出现做某件事时废寝忘食的画面,那只是因为我们基于对某种观念的理解留在心中的印象是那样。因此当我们让自己模仿那个画面时,无法得到想象中的快感,根本原因就是那行动的动机并非源于自身,而是来自观念。

       什么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行动?

       只有你真正认识到清洁的必要性,你才会自发保持卫生。这样的行动才是全然而自发的。

       所以,进一步延伸我的说法,是不是由观念指导行动,本身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观念我是否已完全内化并认同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的感性也秉持这一观念。

       若一个观念仅为我的理性所认可,却未能进入我的感性,那么它便会产生被迫的行动,令我的心灵隔绝、机械化。

       观念的内化,从问自己开始!

       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一个暴力的人想要成为一个非暴力的人,我觉得这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才能将非暴力的信念内化进原本笃信暴力的感性中呢?这是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也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观念,这个词的定义,更像是外在给予的定义。因此内化就显得相当重要。内化后成为自发的行为准则,就不存在指导或强迫。说白了,要以“我应该怎么做”变成“我想要怎么做”。

        很多时候,我们不假思索的接受某些观念,可能是父母老师要求,可能是崇拜权威迷信,但似乎不了解内心是否想要接受它或适合它。所以,给自己制定或安排任务计划时,最好先问问内心是否想要,或者至少在磨合一阵子后让自己有允许调整的可能,不要让自己成为观念的奴隶。

 

上一篇: 易陷入自我纠结的五大星座 下一篇:所有你的过去,都不能...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