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心理咨询的实证研究,还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经验,都会强调咨询师和咨询者的关系质量,是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超过咨询技术、咨询经验等因素。
为什么关系这样的无形因素,能带来咨询者的改变?
即使关系能带来改变,咨询者离开咨询室,直接的咨访关系联结强度便减弱。
为什么通常1周1次,1次1小时的咨询时间接触,从时间上看,远远不及咨询者的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间,却能带来促进来访者改变的影响?
咨访关系,推动咨询者改变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当1岁左右的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时,可能会有些害怕。害怕摔倒,害怕身体失去重心。怎么样让孩子能够更加勇敢的迈出脚步?
爸妈对孩子承诺“宝贝,不要害怕,爸妈会保护你”“你要摔倒时,爸妈会接住你的”或者“你站在沙发上,摔倒了也不疼”?
这对一个刚开始学走路,不知道走路时,如何协调身体平衡,抬起一只脚,身体失去平衡的摇晃,可能就像天旋地转一样可怕的婴儿来说,爸妈的承诺不管用。
爸妈的承诺没法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让他有勇气迈出步伐。走路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全新、不可控的技能。相比双脚站立不动,感受到的安稳,学习走路的体验,摇摇晃晃,失去重心,太可怕了。
孩子最终怎么克服,学习走路过程体验到的害怕,提高安全感,学会走路的?
他会试探性地抬脚,当他不安时,立刻放下来,直到又有勇气抬脚。一开始,孩子可能只是迈步一点点,继续感到安全后,才会迈出更大的步伐。
每次,孩子可能都是在原有感到安全的范围内,尝试增加多一些走路努力。如果感到不安,退回;感到安全,增加范围。如此反复,前进,后退,最终,孩子感到安全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
安全感是一种“感受”,没法靠讲道理安慰、说服增加。安全感的增加,像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一点点试探。
在原有的安全范围,如果做出一些改变,扩大范围,发现没有危险,才会继续扩大范围;如果得到的反馈是不好的,可能会退回去。
我认为,咨询师和咨询者关系,对心理咨询效果的影响,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咨询者的心理安全感,帮助咨询者有勇气做出改变。
咨询者在咨询氛围中感受到自由、接纳、理解、支持等,修复和增强了咨询者的安全感。咨询过程,像孩子学走路的尝试过程,良好的咨访关系,扩大了咨询者的心理安全范围。
心理安全范围的扩展,像吃饭吸收食物营养一样,吸收进内在心灵。即使离开咨询室,安全感的提升,会像空气一样,跟随咨询者,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咨询者做出改变。
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常存在一种情况:做出某种改变,对自身有利,但很难做出改变。
不是改变本身难度很大,而是很难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如同跨过门槛,门槛不高,但是抬脚很困难。如果能够抬脚,跨过门槛很容易。
改变有好处,不改变继续被困扰,为什么不改变呢?寻求心理咨询本身也是想改变啊?
原因多种多样,我的心理咨询经验发现,安全感是比较基础和共性的原因。
安全感满足不够,或者心灵受伤未愈而安全感低的人——这里我统称为“安全感不足”——容易抵触改变。
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带来危险和伤害。
尽管改变也可能带来改善,但对于安全感不足的人,现有生活即使困扰,至少已经习惯了如何应对。如果改变带来的不是改善,而是伤害,再增加一丁点伤害,可能都是无法承受之轻。
这与乐观、悲观无关,更多是当事人,从自身生活经历中学到的“经验智慧”:过往经历证明,不变比改变安全。
良好咨访关系促进咨询者安全感的增加,有助于咨询者,愿意重新开启改变的尝试。迈出第一步,以后的改善便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