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一眼就能洞悉你的心思?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21 11:29:51

               

    专家并无神奇的“读心术”,要了解一个人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规范的问诊

  每当遇到
心理医生、精神科学家甚至只是读过心理学专业的人,很多人立马提高警惕,担心被对面的专家分析出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害怕被看穿心里不可告人的秘密。精神心理专家指出,这只是大家的幻想,事实上专家不具备神奇的“读心术”,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分析别人的心思,而专业的分析诊断需要在专业的环境下花大量时间进行,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你在想什么”。

  试想一下建筑师的工作:每天跟各种建筑物打交道,分析其构造、设计、材料……当他看到自家的房子、公司的办公大楼、大街上的咖啡馆,都会加以分析研究吗?很可能不会,除非他见到特别好看或者特别难看的建筑物。在大多数时间内,他看建筑物就跟非专业人士看到的一样。

  美国精神心理教育专家史蒂文·里德博德博士称,精神心理专家也是如此。在工作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以一定的方式集中到自己的服务对象身上,毕竟对方是付费购买专业服务的。除此之外,他们和同事、服务员乃至自己关心的人打交道和非专业人士没什么不同。仅仅在某个人的性格或行为出现异常时,专家们才会暂时以专业的眼光判断一下。这跟医生也类似—医生可能偶尔在路上发现一个陌生人患有肢端肥大症、脑瘫或者类风湿关节炎,但大多数时候看陌生人跟非专业人士是一样的。

  人们以为精神心理专家“分析成性”,对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会分析心理。其实,这是因为人们自己内心存在焦虑感,觉得具有神奇洞察力的专家随时会撕破自己的假面具,构成严重的心理威胁。里德博德称,这只是一种不可能的幻想—“见人就分析”会消耗大量精力。专家并无神奇的“读心术”,要了解一个患者的人格,必须进行规范的问诊,通常一次要花上一个小时,很多时候还要进行多次。专家也许在平常谈话中很快察觉到关于人格的线索(事实上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做到),但专业训练要求专家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不能“拍脑袋”就得出专业的意见,否则草率地下结论,只能得出错误和疑问,跟非专业人士的“直觉”有什么区别?

  一次,里德博德的一个同事看到媒体对一名政治家的报道后,就即兴发表了一通充斥心理学术语的“专业见解”。里德博德对此感到寒心,因为同事没有对当事人进行问诊,也没有研究过其详细的心路历程,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样做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而专业的分析诊断应在诊所中进行。

(审核:徐粤宇 唐星星 蒋淑亚)
 

           


上一篇: 运动是抑郁自救的基础 下一篇: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